1、品种来源
该品种是利用抗病、抗虫核不育两用系GA18为母本与抗病、丰产恢复系HB4杂交配制的F1种(GA18×HB4),属核不育杂交种。2008--2009年参加并通过四川省棉花区试,2010年通过四川省生产试验。2012年通过国家抗虫转基因安全性评价,2013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。
2、产量表现
2008-2009年平均亩产籽棉235.01kg,皮棉96.63kg,白花皮棉83.05kg。2008年皮棉产量比对照川棉45增产24.92%,2009年皮棉产量比对照川杂13增产5.10%。
3、纤维品质
HVICC标准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1.8mm,比强度30.4cN/Tex,马克隆值4.6,整齐度86.2%,纺纱均匀性指数157.4。
4、抗病抗虫性
枯萎病病指5.39-8.61,黄萎病病指33.27-34.6,属抗枯萎病、耐黄萎病类型。蕾铃被害率4.04-6.51%,蕾铃被害比对照HG-BR-8减少72.66%-82.29%,达抗棉铃虫水平;红铃虫子害率3.97-4.8%,比对照鄂棉18减少71.02-77.86%,达高抗红铃虫水平。
5、特征特性
全生育期132天,中熟。植株塔型,叶片中等大,茸毛较少,铃卵圆。株高93.2cm,果枝13.6台,单株结铃24.4个。生长较旺,耐旱、耐瘠薄。单铃籽棉重6.1g,衣分40.49%,衣指7.2g,籽指10.0g。
6、主要栽培技术要点
(1) 种植方式。营养钵育苗,培育壮苗,育苗移栽,地膜覆盖,垄厢栽培。
(2)适时播种。四川地区一般3 月中下旬至4 月初营养钵育苗。长江中下游地区4 月上旬营养钵育苗,苗龄期25-28 d 移栽,即4 月下旬至5 月上旬移栽。麦套棉共生期最多不超过25 d ,栽后及时培土、盖膜。
(3)合理密植。四川各地一般槽坝地每公顷2. 5万-3.0 万株,坡台地每公顷3. 50 万-4. 0万株。长江中下游地区每公顷2. 25 万-2. 70 万株。
(4)科学合理施肥。施肥的总体原则:施足底肥,占总施肥量的30%,轻施初花肥,占总施肥量的20%,重施花铃肥,占总施肥量的40%,稳施保铃肥,占总施肥量的10%,。应以有机肥、长效肥和饼肥为主,氮、磷、钾肥配合施用,后期可补施叶面肥。
(5)适度化控。化控遵循“少量多次”的原则,根据植株长势和气候等实际情况,中等肥水的棉田在盛蕾期、开花期、花铃期每公顷分别施用缩节胺7. 5-18. 0 g、30. 0-37. 5 g、37. 5-45. 0 g。
(6)加强病虫害防治。重点防治棉红蜘蛛、棉蚜虫、棉盲蝽等刺吸式口器的害虫和棉花立枯病。1-2代棉铃虫和红铃虫一般不用防治,对3-4 代棉铃虫和红铃虫进行监测防治,如百株棉花3 龄及以上棉铃虫和红铃虫幼虫在15 头以上时及时防治。化学防治注意应用高效低毒、低残留农药。
联系人:董顺文 13982919663
单 位:四川省农科院经济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
地 址: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华金大道三段159号,邮编:610300
E-mail:dsw63@163.com